1、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將補發工資與相應的納稅周期的其他工資合并,得到合計工資。減去適用的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免征額和減除費用,得到應納稅所得額;
2、查找適用的個稅稅率表:根據用戶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個稅法規定,查找適用的個稅稅率表,確定應納稅所得額所適用的稅率;
3、計算應納稅額:將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稅率,得到應納稅額;
4、考慮累計納稅:如果在納稅周期內已有其他工資收入并已繳納個稅,需要將之前已繳納的個稅金額納入考慮,以避免重復計稅。計算時可減去已繳納的個稅金額,并根據累計的應納稅額重新計算個稅。
以上就是補發工資應怎樣計算個稅相關內容。

補發工資怎么補發
1、核實漏發或錯誤發放情況:確認漏發或錯誤發放的具體情況,包括漏發或錯誤發放的時間段/金額/原因等;
2、修正工資記錄:根據漏發或錯誤發放的情況,對工資記錄進行修正。如果是漏發工資,將漏發的工資項目補充到相應的時間段,并確保準確記錄工資的應發金額。如果是錯誤發放,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修改錯誤的工資項目或金額;
3、重新計算應發工資:根據修正后的工資記錄,重新計算應發工資。確保包括漏發或錯誤發放的工資在內的所有應發金額都被正確計算;
4、編制補發工資單:根據重新計算的應發工資,編制補發工資單或工資補發通知,并注明補發的原因/時間段和金額等詳細信息。確保補發工資單的準確性和清晰性;
5、進行審批:將補發工資單提交給相關部門或審批人員進行審批。確保符合公司內部的審批流程和政策;
6、重新支付工資:一旦補發工資單獲得批準,根據工資單中列出的補發金額和時間,進行工資的再次支付。確保支付給員工的補發金額準確無誤。
個稅計提是計提當月還是上月

個人所得稅(個稅)計提通常是按照當月的應計收入進行計提,而不是上月的收入。個稅計提是指將當月的稅務負債預先計入財務報表中,以準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成本費用。按照會計準則,個稅應按照實際發生的當期收入進行計算和計提。本文主要寫的是補發工資應怎樣計算個稅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