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不同:合同負債是指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例如,企業在轉讓承諾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項,就屬于合同負債。合同資產是指企業已向客戶轉讓商品而有權收取對價的權利,且該權益取決時光流逝以外的其他原因;
2、性質不同:合同負債和合同資產的性質也不同。合同負債是一種負債,反映了企業對客戶的履約義務,需要在未來向客戶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合同負債主要承擔履約風險,即如果企業未能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可能會導致違約責任或損失客戶信任。合同資產是一種資產,反映了企業對客戶的收款權利,可以在未來從客戶處收取對價。合同資產主要承擔信用風險,即如果客戶未能按時支付對價,可能會導致壞賬損失或現金流緊張;
3、計量不同:合同負債和合同資產的計量方法也不同。合同負債一般按照實際收到或應收的對價金額進行初始計量,并根據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的進度進行后續計量。當企業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后,就應當將相應金額的合同負債轉入收入。合同資產一般按照已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所對應的對價金額進行初始計量,并根據收取對價的可能性進行后續計量。當企業收到了相應金額的對價后,就應當將相應金額的合同資產轉入應收賬款;
4、列示不同:合同負債和合同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列示方式也不同。合同負債是一種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如果預計在一年內結清,則列示為流動負債;如果預計在一年后結清,則列示為非流動負債。合同資產是種資產,在資產負債表獨自列出來。如果預計在一年內收回,則列示為流動資產;如果預計在一年后收回,則列示為非流動資產。如果在同一合同中既有合同資產又有合同負債,則應以凈額列示。
以上就是合同負債和合同資產的區別相關內容。

合同負債的作用
1、體現收入確認原則:根據新的收入準則,企業應當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按照五步法確認收入。其中第四步是分配交易價格,第五步是確認收入。如果企業已經收到或應收客戶對價,但還沒有完成相應的履約義務,那么就不能確認收入,而要計提合同負債。只有當企業完成履約義務時,才能將合同負債轉為收入;
2、反映資產負債狀況:合同負債是企業的一種流動負債,會影響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如果企業有較多的合同負債,說明企業有較多的未來義務,需要在一定期限內向客戶交付商品,否則可能面臨違約風險。因此,合同負債可以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經營風險;
3、影響現金流量:合同負債與企業的現金流量有密切關系。如果企業先收到客戶對價,再交付商品,那么就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入。如果企業先交付商品,再收取客戶對價,那么就會減少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入。因此,合同負債可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和資金周轉。
合同負債的注意事項

1、區分預收賬款:預收賬款是指企業收到的不構成履約義務的款項,如定金/保證金/贊助費等。預收賬款不屬于合同負債的范疇,不能按照收入準則進行核算,而要按照其他相關準則進行核算。一般來說,預收賬款會在合同正式成立后轉為合同負債;
2、區分應付賬款:應付賬款是指企業向供應商或其他債權人支付的款項,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無關。應付賬款不屬于合同負債的范疇,不能按照收入準則進行核算,而要按照其他相關準則進行核算。一般來說,應付賬款會在企業收到商品或服務后確認;
3、合理估計:在缺乏可觀察的市場數據或者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時候,企業需要對交易價格/獨立售價/履約進度等進行合理估計,并根據后續的信息變化進行調整。企業應當采用最佳估計方法,并披露相關的假設和判斷依據;
4、及時披露:企業應當在財務報表中披露合同負債的金額/期限/性質/變動情況等信息,并說明合同負債對企業經營業績和現金流量的影響。企業還應當披露與合同負債相關的重大風險和不確定性,如違約風險/匯率風險/估計變更風險等。
本文主要寫的是合同負債和合同資產的區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