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貸危機:在2000年至2006年期間,美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銀行和金融機構大規模發放高風險的次級貸款(subprime loans)給信用記錄不佳的借款人。這些貸款的違約率逐漸上升,導致了次貸危機;
2、資產泡沫破裂: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催生了一個資產泡沫,房價大幅上漲。然而,當貸款違約率上升時,高風險貸款的證券化產品(如抵押債券)受到了嚴重影響,投資者開始對這些產品失去信心,造成整個金融市場的不穩定;
3、全球金融連鎖反應:美國的次貸危機產生了連鎖反應,迅速波及到全球金融市場。許多國際金融機構持有具有次貸風險的金融產品,當這些產品價值急劇下降時,全球金融體系出現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和流動性緊縮;
4、金融機構破產和救助:受次貸危機影響,許多重要的金融機構陷入困境,出現了一系列的破產/合并和救助行動。例如,美國的雷曼兄弟破產/美國國際集團(AIG)的救助等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5、全球經濟衰退: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嚴重沖擊,導致經濟衰退。股票市場暴跌/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受到了嚴重影響。
以上就是金融危機2008怎么回事相關內容。

金融危機對經濟有哪些影響
1、經濟衰退:金融危機可能導致經濟衰退,降低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失業率,并減少個人和企業的收入;
2、資本市場動蕩: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可能出現劇烈波動,導致投資者信心下降,股票價格下跌,債務違約率上升等現象;
3、信貸收緊:金融機構可能會收縮信貸,導致企業難以獲得資金,限制了生產和投資;
4、資產價格下跌:房地產和其他資產價格可能大幅下跌,這可能導致個人財富減少,從而減少個人消費支出;
5、貨幣貶值:由于投資者的避險需求增加,金融危機可能導致貨幣貶值,這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和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6、政府干預增加:政府可能需要采取干預措施,如刺激計劃/貨幣寬松政策,增加政府開支等,以緩解危機。
如何預防金融危機

1、監管政策:加強金融監管,確保金融機構遵守規則,防止過度風險暴露和過度杠桿化;
2、風險管理:金融機構和相關企業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包括審慎的貸款政策和投資選擇;
3、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加強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要求,確保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能夠獲得真實/準確的信息;
4、資產價格監測:監測資產價格泡沫,防止資產價格出現過度波動和虛擬泡沫;
5、國際合作: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確保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避免跨國金融危機的蔓延;
6、周期性壓力測試:對金融機構進行定期的壓力測試,以應對不同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沖擊;
7、持續監測宏觀經濟指標: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指標,例如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和國內生產總值等,以便及時調整政策以緩解潛在的經濟風險。
本文主要寫的是金融危機2008怎么回事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