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現金資產包括庫存現金、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存放同業存款和在途現金。它是商業銀行預先準備為應付存款支取所需的資金,現金資產是商業銀行所有資產中最富流動性的部分,是銀行隨時用來支付客戶現金需要的資產。
各國均把現金資產作為支付客戶提取,滿足貸款的需求,以及支付各種費用的一線準備。但現金資產是非盈利性資產,不能為商業銀行帶來收益或只帶來甚微的收益,故各國商業銀行都希望把現金資產量減低到必要的最低水平。
庫存現金是指商業銀行保存在業務款中的現鈔和硬幣。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來源于客戶的現金存人以及從中央銀行發行庫提取的現金,主要用于應對客戶提取現金和商業銀行自身的日常零星現金開支。商業銀行保持一定的庫存現金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且保存庫存現金還需要花費大量的費用,如守庫人員經費、設備運轉費等。
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可分為一般性存款和法定存款準備金兩部分。一般性存款又稱超額準備金,是商業銀行可以自主運用的資金,主要用于轉賬結算,支付票據交換的差額,發放貸款和調劑庫存現金的余缺。法定存款準備金是商業銀行按法定比例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其初始目的主要是使商業銀行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提存,避免發生擠兌而引起銀行倒閉。
存放同業存款是指商業銀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關銀行的存款。在其它銀行保持存款的目的,是為了便于銀行在同業之間開展代理業務和結算收付。由于存放同業的存款屬于活期存款的性質,可以隨時支用,因此可以視同銀行的現金資產。
在途資金,也稱托收未達款,是指在本行通過對方銀行向外地付款單位或個人收取的票據。在途資金在收妥之前,是一筆占用的資金,又由于通常在途時間較短,收妥后即成為存放同業存款,所以將其視同現金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