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5月12日,比特幣完成了第三次減半,區塊獎勵從12.5個BTC下降到6.25BTC。
比特幣大約每4年完成1次減半。比特幣第一次減半是在2012年11月28日,區塊獎勵從50個BTC下降到25BTC。比特幣第二次減半是在2016年7月10日,區塊獎勵從25個BTC下降到12.5BTC。比特幣的第三次減半在2020年5月12日,區塊獎勵從12.5個BTC下降到6.25BTC。
從歷史上看,比特幣減半極大推動了比特幣價格的上漲。截至到今日,歷史上共發生兩次比特幣減半事件,第一次在2012年11月28日,幣價為12.3美元;第二次在2016年7月9日,幣價為650.6美元。第一與第二次減產間隔中,幣價漲幅高達5289%。目前比特幣即將迎來第三次減半。
比特幣“減半”這一規則在中本聰發布比特幣源代碼時就已經寫好,之后修正過bug,但基本規則并未改變。比特幣實質上就是一套去中心化的公共記賬規則,而減半規則是這套規則體系中最核心的環節之一。
減半是控制比特幣總量的方式。除了去中心化機制之外,比特幣與傳統貨幣的關鍵區別就在于,傳統貨幣的數量是可以任意增多的,沒有極限的,而比特幣的總量是收斂的,是有極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