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蘭一般使用的幣種為歐元。芬蘭為歐元區的國家,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里實行統一貨幣政策,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的唯一合法貨幣。以上就是芬蘭用什么貨幣相關內容。
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1、可用情況有局限:在經濟衰落階段,推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效果也不明顯,一方面就算利率降低公司也不愿投資,另一方面銀行為了能規避風險,也不愿借出資金;
2、貨幣政策有時滯性:貨幣政策先影響貨幣提供,再影響利率,再影響投資,接著再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因而貨幣政策奏效有一定的時間。
一般而言,在貨幣政策有局限性時,經濟政策效果很有可能會好一些,最常見的是當經濟處在流動性陷阱時,流動性陷阱指當名義利率降到沒法再減少的程度,甚至接近零時,用戶就更樂意于持有現金而不愿意用于投資或是交易,此刻經濟政策效果會比貨幣政策更高一些。
貨幣超發可能會帶來什么影響
1、通脹、物價飛漲:超發的貨幣或多或少都是會用于消費,流入商品領域,本來100人民幣的產品可能就需要用更多的錢去購買;
2、投資領域:超發的貨幣除了流入產品領域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會被用來投資,例如房地產、股票等。所以,該筆資金凈流入哪一個行業,哪一個行業的市場便會快速上漲。當提高到一定程度,沒有實體經濟支撐就容易出現“泡沫”;
3、加重窮富差別:貨幣超發后,一部分群體需要將大量貨幣用于支付日常生活用品,而另一部分人群則可以將資金進行投資,信貸資金充當“杠桿”的作用,財富越積越多;
4、刺激經濟發展:貨幣超發就很可能引起整個經濟體系的運行,但是這些危害都是建立在規模性超發的前提條件下,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大規模超發。并且適度的超發可以刺激疲軟的經濟,進行合理的引導,流入實體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經濟的發展,提升就業機會。
本文主要寫的是芬蘭用什么貨幣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