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定納稅期間:企業所得稅按照納稅期限進行申報和繳納。納稅期限一般為每年一次,即按照企業的會計年度確定;
2、計算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企業應根據相關稅法和稅法規定,計算出納稅屬期內的應納稅所得額。這通常需要對企業的收入、費用、折舊攤銷等進行核算和計算;
3、繳納預繳企業所得稅:根據稅法規定,企業需要根據上一納稅年度的實際情況預繳企業所得稅。預繳稅額一般按照稅務機關事先制定的比例計算,并在規定的時間內繳納;
4、編制并提交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企業需要編制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填寫有關的納稅信息,包括收入、費用、稅額計算等。申報表的編制通常需要遵循稅務機關制定的規定格式和要求;
5、繳納企業所得稅款項:根據所得稅申報表的計算結果,企業需要在規定的納稅期限內繳納企業所得稅款項。繳納方式可以使用電子銀行轉賬、現金、支票等多種方式,具體根據國家和地區的規定而有所區別;
6、報送與備案:企業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和相關支撐性文件報送給稅務機關,并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備案。
以上就是企業所得稅怎么繳納相關內容。

企業所得稅的概念
企業所得稅是指企業根據其產生的稅前利潤應繳納給政府的一種稅費。它是根據企業所得狀況,按照所得額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稅收。企業所得稅一般適用于各類企業通過其經營活動所獲取的利潤。稅前利潤是企業在扣除各種成本、開支和損失之前的收入總額。企業應按照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的規定,根據稅法規定的計算方法和稅率,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并繳納相應的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的稅率是根據不同的國家、地區和稅法規定而有所不同。稅率通常是以一定比例遞增的方式設定,根據企業的利潤水平進行分類,并根據稅法規定進行計算。重要的是要注意,企業所得稅的繳納和申報是企業的法定義務。企業需要按照規定的期限提交所得稅申報表和相關財務報表,向稅務機關報告稅務信息,并繳納相應的所得稅款項。同時,企業應遵守稅法規定,確保合規納稅,避免相關稅務風險和法律責任。
企業所得稅的種類

1、一般企業所得稅:一般企業所得稅適用于不同類型的企業,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業等。根據國家或地區的稅法規定,按照所得額的一定比例征收稅款;
2、小額企業所得稅:小額企業所得稅是一種針對小規模的企業設立的特殊稅種。多數國家或地區為了支持和鼓勵小企業創業,設置了較為優惠的稅收政策,例如減免稅率、簡化稅務程序等;
3、稅收優惠和減免所得稅:一些國家或地區為了促進特定行業或地區的發展,設立了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這些優惠和減免可能包括減免稅率、免稅、稅收抵免等,以鼓勵投資和創業;
4、投資所得稅:投資所得稅適用于企業從對外投資中獲得的收益。根據國家或地區的稅法規定,對企業從投資收益中所得的利潤征收一定比例的稅款。
本文主要寫的是企業所得稅怎么繳納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