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又稱外匯存底,是指各國中央銀行和其他政府機構為滿足國際支付需求而集中掌握的外匯資產,可以隨時兌換成外幣。一般來說,外匯儲備的來源是貿易順差和資本流入,集中在央行形成外匯儲備。具體形式是: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政府短期存款或其他支付方式。以上就是外匯儲備量是什么意思相關內容。

外匯儲備的作用是什么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調整經濟、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使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可以利用外匯組織進口,調整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與此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利用外匯儲備對匯率進行干預,使匯率趨于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平衡穩定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時候,一個國家的經濟更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經濟的影響。
一般來說,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能力,還有助于維護國家和企業的國際聲譽,擴大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的融資成本,防范和解決國際金融風險。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多種因素決定了適度的外匯儲備水平。外匯儲備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入、成本比較和這些情況保持在適當的水平。
中國外匯儲備構成是什么

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由美元資產、日元資產、歐元資產、英鎊資產等外幣資產組成。這些外幣以債權、股權和貨幣的形式存在,具有很高的流動性。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穩定的基礎,因此主要選擇貨幣價值穩定的發達國家,其他品種的比例相對較小。
在這些貨幣儲備上,中國的外匯儲備逐漸多樣化。美元比例從1995年的79%下降到2014年的58%,而非美元貨幣在外匯儲備貨幣結構中的比例從21%上升到42%。并且從2005年至2018年末,中國黃金儲備規模從600噸升至1852噸。以上種種反映了中國與世界其余各國良好的合作關系。本文主要寫的外匯儲備量是什么意思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