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基數就是指養老保險的繳存基數,是計算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比例基數。養老金基數主要和個人的工資基數有關系,其實就是本人繳費工資水平。養老金基數一般不能低于當地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也不可以高過當地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不同地區的養老金基數有不同的標準,一般每年會根據經濟情況進行調整。以上就是養老金基數是什么意思相關內容。

養老金有哪幾部分構成
1、基礎養老金:這部分是由國家統籌管理的,取決于個人的繳費年限和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就是本人歷年繳費工資與當地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加權平均值,其實就是本人平均繳費指數。顯然,這部分與個人的養老金基數有直接關系,養老金基數越高,指數化平均繳費工資越高,基礎養老金也越高;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這部分是由個人繳納的,取決于個人賬戶儲存額和計發月數。個人賬戶儲存額就是個人每年交上去積累下來的養老金本息總額。計發月數就是國家對個人預期剩余壽命的估計值,一般按照(國家平均壽命—退休年齡)×12來計算。這部分也與個人的養老金基數有直接關系,養老金基數越高,個人賬戶儲存額愈多,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多;
3、過渡性養老金:這部分是為了彌補中國社會保險制度實施前已經工作但還沒退休的人員而設立的一種補償性待遇。取決于個人視同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就是社會保險制度實施前的工作年限。
養老金基數越高越好嗎

養老金基數越高越好。一般來說,養老金基數越高,意味著每月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愈多,但是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也會相應增加。如果個人收入較高,且希望退休后維持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選擇提高養老金基數。本文主要寫的是養老金基數是什么意思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