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是指銀行核心一級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這是衡量銀行資本強度和償付能力的重要指標;
2、綜合資本充足率:綜合資本充足率是指銀行全部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之比。它包括核心一級資本和其他附屬資本,用于評估銀行的整體資本充足狀況;
3、杠桿比率:杠桿比率是指銀行的資本與未加權風險敞口的比率。它衡量銀行的杠桿程度和風險承受能力,對控制銀行的杠桿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4、貨幣風險資本充足率:貨幣風險資本充足率是指銀行根據匯率風險設置的要求,保持的資本水平與風險暴露之比。
以上就是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相關內容。

銀行資本充足率是什么意思
銀行資本充足率是指銀行的資本總額與加權風險資產總額之間的比例。它反映了銀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穩健性水平。資本充足率是銀行監管的重要指標,國家調控者會跟蹤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來確保銀行可以化解吸收一定量的風險。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規定,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銀行資本充足率的作用

1、保障銀行的安全穩健運營:銀行資本充足率越高,說明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越強,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保障銀行的安全穩健運營;
2、提高銀行的信譽度:銀行資本充足率越高,說明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越強,能夠更好地履行其社會責任和義務,提高銀行的信譽度;
3、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銀行資本充足率越高,說明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越強,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
4、保護存款人的利益:銀行資本充足率越高,說明銀行的風險承受能力越強,能夠更好地保護存款人的利益,減少存款損失。
本文主要寫的是銀行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