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非經營活動有關的支出:進項稅額只能用于抵扣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相關的支出。如果某項支出與企業的非經營活動有關,例如個人消費、企業員工福利等,進項稅額通常不予抵扣;
2、非增值稅項目的支出:如果某項支出不屬于增值稅稅目,例如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企業通常不能將其對應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
3、不符合進項稅抵扣條件:根據法規規定,企業只有在購買發票具備一定的條件時,才能對進項稅額進行抵扣。例如,發票需要是真實和合規的,需要在法定期限內申報抵扣等。如果發票不符合這些條件,企業通常不能對相應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
4、禁止性規定限制的支出:在一些特定時候,法規明確禁止某些支出抵扣進項稅額。例如,禁止抵扣某些特定行業的車輛購買稅金、高檔酒店住宿費等;
5、相關法規限制的支出:針對特定支出項目,相關法規還可能限制其進項稅額的抵扣,例如購買非生產性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抵扣限制、限制抵扣干部員工福利費等。
以上就是進項稅額不予抵扣的五種情形相關內容。

進項稅額不予抵扣的會計處理
1、經濟成本處理:不予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被視為企業的經濟成本,可以作為費用在企業的損益表中進行登記。這樣,進項稅額不能直接抵扣,但其支出可以減少企業的利潤稅基;
2、營業稅金和附加處理:不予抵扣的進項稅額也可以作為一種營業稅金和附加,在企業財務報表中作為費用科目進行登記。這樣,進項稅額可以被視為一種可以減少企業的應交稅金的費用。
進項稅額不予抵扣什么意思

“進項稅額不予抵扣”是指企業在計算應納稅額時,無法將某些進項稅額作為抵扣稅款的依據。這意味著企業無法將這部分進項稅額從應納稅額中抵減,從而導致增加實際需要繳納的稅款金額。通常,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在購買貨物或接受服務時支付的增值稅(或其他形式的銷售稅)稅額。按照一般的稅法規定,企業可以將符合規定的進項稅額與其應納稅額相抵銷,以減少其最終需要繳納的稅款金額。本文主要寫的是進項稅額不予抵扣的五種情形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